在模块电源的防雷 / 防浪涌设计中,核心器件的选型需结合浪涌能量、响应速度及电路拓扑,以下从器件类型、选型要点及组合方案展开说明:
一、防雷 / 防浪涌核心器件类型与选型要点
1、气体放电管(GDT)—— 一级浪涌防护
· 特点:通流能力强(可达 10kA 以上),结电容小(<1pF),但响应速度慢(≥100ns),击穿后存在续流风险。
· 选型关键参数:
- 直流击穿电压(Vdc):一般为电源工作电压的 2~2.5 倍(如 220VAC 系统选 470Vdc),需避免正常工作时误触发。
- 通流容量(In):户外场景建议≥10kA(8/20μs 波形),抵御直击雷或强感应雷。
- 极间电容:需 < 1pF,避免对高频信号产生干扰。
2、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(MOV)—— 二级浪涌箝位
· 特点:响应速度快(≤1ns),通流能力中等(数百 A 至 5kA),结电容较大(数百 pF),长期工作易老化。
· 选型关键参数:
- 额定电压(Vrms):选电源工作电压的 1.5~2 倍(如 220VAC 选 310Vrms),确保正常工作时漏电流 < 10μA。
- 通流容量(In):差模保护≥1kA,共模保护≥3kA(8/20μs),功率越大需选通流能力越高的型号(如 10D/14D 封装)。
- 箝位电压(Vc):需小于后级器件耐压的 80%(如后级 IC 耐压 30V,Vc≤24V),避免浪涌击穿后级电路。
3、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(TVS)—— 三级精细保护
· 特点:响应速度极快(≤1ns),箝位精度高(误差 ±5%),但通流能力较小(数十 A 至数百 A),适合末级保护。
· 选型关键参数:
- 反向击穿电压(Vrwm):略高于电路正常工作电压(如 12V 系统选 15V 或 18V),确保正常时不导通。
- 峰值脉冲功率(Ppp):根据浪涌能量选,建议≥500W(常规 SMBJ 系列),户外强浪涌场景可选 1.5kW 以上(如 1.5SMC 系列)。
- 结电容(Cj):信号线上需选 Cj<10pF 的型号(如 TVS 管),电源线上可放宽至数百 pF。
4、半导体放电管(TSS)—— 快速响应型保护
· 特点:响应速度快(≤10ns),通流能力中等(数百 A),无续流风险,结电容约 10~100pF。
· 适用场景:替代 GDT 用于直流电源(如 48V 系统),避免 GDT 续流问题,或作为 MOV 的补充。
· 选型参数:击穿电压选工作电压的 1.8~2 倍,通流容量≥1kA(8/20μs)。
二、器件组合方案与拓扑设计
1、三级浪涌防护架构(以 220VAC 输入为例)
· 设计要点:
- 级间配合:GDT 与 MOV 之间需串联 10~47Ω 电阻或电感(抑制 GDT 击穿后的续流),MOV 与 TVS 之间距离≤10cm,减少引线电感影响。
- 能量分配:前级 GDT 吸收 80% 以上浪涌能量,MOV 箝位残余电压,TVS 处理尖峰脉冲,确保后级电压≤器件耐压。
2、直流电源(如 48V)防护方案
· 拓扑:TSS(击穿电压 90V)+ MOV(68Vrms)+ TVS(60V)
· 优势:TSS 替代 GDT 避免直流续流,MOV 与 TVS 组合箝位电压至≤75V,保护后级 DC/DC 模块。
三、选型关键原则与注意事项
1、根据浪涌标准匹配器件参数
· 参考 IEC 61000-4-5(共模 ±6kV,差模 ±4kV)或 GB/T 17626.5 测试要求,器件通流容量需预留 20% 裕量(如测试要求 5kA,器件选 6kA)。
2、结电容与信号兼容性
· 信号线上(如 RS485)需选 Cj<5pF 的 TVS(如 SMBJ 系列),避免影响通信;电源线上 MOV 的 Cj 可放宽至 500pF 以下。
3、器件老化与失效保护
· MOV 长期工作后漏电流会增大,需并联热熔断器(额定电流 1~2A),避免短路起火;GDT 失效后呈开路状态,需定期巡检更换。
4、共模与差模保护分离设计
· 共模浪涌(线 - 地)用 GDT/MOV 跨接相线与地,差模浪涌(线 - 线)用 MOV/TVS 跨接相线与零线,避免混合保护导致能量分配不均。
四、典型应用场景选型示例
1. 户外 220VAC 充电桩电源
· 一级保护:GDT(10kA/470Vdc,如 TE 的 1005 系列)
· 二级保护:MOV(5kA/310Vrms,14D310K)
· 三级保护:TVS(1.5kW/36V,1.5SMC36A)
· 辅助器件:串联 10Ω/5W 电阻(GDT 与 MOV 之间),抑制续流。
2. 48V 直流充电模块
· 一级保护:TSS(90V 击穿,如 Littelfuse 的 SP3010)
· 二级保护:MOV(68Vrms,7D68K)
· 三级保护:TVS(60V/500W,SMBJ60A)
总结
防雷 / 防浪涌器件选型需遵循 “多级防护、能量分级、参数匹配” 原则,根据模块电源的输入电压、应用场景浪涌等级及后级器件耐压,合理组合 GDT/MOV/TVS 等器件,并通过串联阻抗、优化接地等方式提升保护效果。同时需关注器件的老化特性,辅以失效保护设计,确保长期可靠运行。
上一篇: 定压输入DC-DC模块电源,在应用中常见失效有什么,怎么预防?
下一篇: 没有了.